目前已有数千幅作品被国外专家、爱好者以及艺术美术馆收藏或购买,安塞农民画是根植与黄土地上的民间美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被国外艺术家誉为“东方毕加索之作”。据年的统计,安塞农民画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70余副,被省级以上美术馆和展览馆收藏60余副,被国内外美术工作者及游客购买百余副。[1]陕北民歌是发展最迅速,传播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陕北民间文化之一。安塞县涌现了一批全省乃至全国较有影响力的民间歌手,如有贺玉堂、王二妮等。年12月,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持、西安音乐学院主办、陕西省翻译家协会协办举行了第二届“陕北民歌译介全国学术研讨会”,旨在扩大陕北民歌的国际影响力。在秉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安塞县人民政府依托安塞腰鼓、剪纸、农民画、民歌四大特色文化品牌,大力推进以黄土风情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打造出《信天游》等文化精品;充分利用陕北黄上风情旅游的特点,以“文化产业”为主题,自我包装和展销,开辟民俗旅游热线。民歌大王贺玉堂,腰鼓老人高向成,剪纸能手王西安等民间艺术家办起“民间艺术家”黄土风情旅游点,形成以“文化馆展厅为窗口,民间知名艺人为支柱,民间艺术团队为骨干,群众表演为主体的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格局”[2],加快推进文化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民族民间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现代化、全球化的桥梁;同时,现代化、全球化进程必将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虽然偏安一隅的陕北民间文化还未完全纳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但任何一个开放性民族文化都无法避免这一历史进程。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安塞县已先后接待国际友人万余人次,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或艺术展演上百场,近年来这些数字还在不断上涨变化。然而,在调研和访谈中,笔者发现陕北民间文化(以安塞县为例)在构建双语环境以及对外交流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如下:文化艺术产品开发单一,现有产品的相关译介不完善。文化产业的对外发展除了依托精神文化的传播,可见有形的文化艺术产品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就是精神劳动物质化和价值比取得物的外壳。精神劳动借助于物质载体(比如书报杂志、文娱用品、音像制品等),直接为社会提供多姿多彩的文化消费品,并构成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享受资料及发展资料,成为社会总产品的组成部分。”[3]据了解,在安塞县数次对外交流活动中,用来赠送的礼品只是腰鼓。缺乏更具传播价值和阐释意义的文化产品成为陕北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一大障碍。而相较于表演形式的腰鼓,剪纸和农民画本应在对外交流传播中占据优势,但纵观市面上的相关文化产品,均没有恰当合适的英汉双语介绍或讲解。尽管这些艺术作品本身非常精美,也有一定销量,但只有使人了解了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才能增加其观赏和收藏的价值,如在安塞剪纸中常常出现的一手举鸡、一手举兔的“抓髻娃娃”和一手托牡丹、一手托石榴的“骑马猴娃”都体现了陕北民间劳动者对生命繁衍和阴阳五行的尊崇[4]5。当然,文化产业市场中也可见少量配有双语的产品,但由于缺乏专门的研究人员和翻译人员,这些配套译介五花八门,漏洞百出,不仅未达到传播文化的积极作用,反而给人造成当地文化发展不规范、不完善的印象。
缺乏双语门户网站,对外宣传力度及方式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由于受到地域限制,民间艺术在对外传播中大多都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宣传和扶持。互联网应用是打破地域屏障的重要方式,而现有的陕北文化网络宣传平台较少,宣传模式单一,并且比较被动。目前,除个别民间艺人建有博客外,安塞县文化馆及相关单位和组织均没有任何以宣传陕北民间文化艺术为目的的门户网站。除此之外,虽然安塞腰鼓和陕北民歌已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但陕北民间文化中还有诸多风格独特的艺术形式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宣传,如陕北说书、道情戏和泥塑等。缺乏涉外文化交流的专门人才,相关人员的双语培养模式不完善。近几年,安塞县文化馆展馆年均接待外国游客或访问者百余人次(除、年,安塞县文化馆旧馆拆除,新馆在建时期,由于缺乏处理涉外事务的工作人员,加之来访者随行的翻译人员对陕北文化知之甚少,导致在讲解和翻译的过程中沟通不利,出现听不明白、不理解的现象。民间文化产业是陕北经济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环节,任何一次失误和纰漏都会影响全局。若作为文化形象窗口的接待员和讲解员能使用正确恰当的英语,与来访者进行更为良性的沟通,不仅可为传播陕北民间文化起到推动作用,还能为陕北文化的对外交流创造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