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
还有不到两周时间
长达8天的
“十一”黄金周就要来了
事关假期!
最新通知来了!
文旅部发布最新通知!
景区接待游客量
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年国庆节、中秋节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在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前提下,有序推进秋冬季旅游景区开放管理,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提高政治站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场工作,要狠抓安全责任落实,强化旅游产品弹性供给,深化旅游公共服务,维护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推动和加快旅游业复工复产复业。
通知要求,要完善防控机制,落实防控措施。
督导A级旅游景区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完善门票预约管理制度;
督导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严格落实在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和购物场所等方面的疫情防控要求;
督促星级饭店严格落实卫生防疫要求,开展定时消杀。
要狠抓责任落实,严守安全底线。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要对旅游产品、旅游线路进行安全评估,督促A级旅游景区做好防灭火、游乐设备安全检查等工作,督促星级饭店加强对消防设施设备、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加强与宣传、公安、交通、卫健、应急、气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
要加强综合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贯彻落实于10月1日施行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加强监管网络表演、娱乐场所、艺术品经营单位等,畅通文化市场举报电话和旅游投诉热线。
要丰富产品供给,完善公共服务,通过培育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提升“智慧景区”服务水平、完善引导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通知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制止餐饮浪费,推进文明旅游。
引导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等加强自律,推出小份菜,推广“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
引导游客按需取餐,文明就餐,拒食野味,剩菜打包,落实“光盘行动”;
引导游客遵守旅游活动中的疫情防护要求、安全警示和文明旅游规定。
通知全文如下↓
向上滑动阅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期将至,各地旅游景区将迎来客流高峰。为统筹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各项工作,着力推动旅游景区复工复产复业,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确保假日旅游景区开放安全、平稳、有序,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工作措施。旅游景区要按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年9月修订版)》要求,在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前提下,有序推进秋冬季旅游景区开放管理,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各地要按照“能约尽约”的原则,推动全国5A级旅游景区和重点4A级旅游景区严格落实分时预约制度,切实提升旅游景区服务管理水平。要总结借鉴今年“五一”和“端午”假期工作经验,指导旅游景区采取多种方式,紧盯重点环节和场所,切实保障游览秩序和安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精神,指导旅游景区加强餐桌文明宣传,有效制止旅游景区内的餐饮浪费现象。
二、开展督促检查。请各地近期对辖区内重点A级旅游景区开展督促检查,主要检查旅游景区执行门票预约制度情况、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业情况、落实反对餐饮浪费要求相关情况。在督促检查过程中,各地既要积极总结旅游景区的经验做法,也要着眼于发现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督促做好改进提升。
三、建立工作机制。按照“上下贯通,务实高效”的要求,请各地明确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期旅游景区工作联络人,与资源开发司共同建立假期旅游景区工作联络机制,重点任务是处理假日期间旅游景区突发情况,应对重大舆情事件,并于9月30日至10月8日期间每天17:00前报送本地5A级旅游景区游客接待情况。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本地假日旅游景区工作联络机制,强化沟通衔接,确保突发情况处理和信息报送及时高效。
请各地于9月25日之前报送本地工作机制联系人名单、联系方式(包括一名分管厅领导,一名处室负责人和一名工作人员)以及开展督促检查的情况。
传真:-邮箱:ziyuanchu
mct.gov.cn附:《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年9月修订版)》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
年9月18日
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年9月修订版)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有关精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结合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和行业发展现状,指导全国旅游景区继续实施疫情防控、稳步做好开放管理,制定本指南。
一、景区开放总体要求
(一)坚持常态防控。各地要继续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抓紧抓实抓细旅游景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健全疫情防控应急机制,明确旅游景区主要负责人是景区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要把防控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确保各项措施执行到位。
(二)坚持分区分级原则。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对旅游景区开放承载量和接待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地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风险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作出调整的,应当按照属地党委、政府要求,科学动态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不搞“一刀切”。
(三)做好各项宣传引导。要继续面向公众主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预约旅游、厉行节约等宣传引导,强化公众疫情防控意识,加强秋冬季游客健康知识宣传,培育文明旅游、预约旅游和良好的餐饮习惯。
二、加强景区员工健康监测和管理
(四)做好员工健康监测和报告。应按照属地要求做好员工健康管理。要关心关爱员工身心健康,及时做好疏解疏导,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
(五)强化疫情防控培训。加强对员工开展秋冬季流感等传染病预防知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事项的培训,确保员工上岗前具备必须的防控知识,提高员工对出现异常情况的敏感度和处置能力。
(六)严格上岗工作规范。应按照属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人员聚集,加强员工用餐管理,实行错峰就餐。
三、做好景区公共卫生和场所防控
(七)加强清洁消毒。应及时对景区密闭建筑、公共场所、卫生设施、游乐设备、餐饮场所等进行通风换气、清洁消毒。景区内洗手、喷淋等设施应保持正常运行。做好景区垃圾分类处理。
(八)强化重点管理。各景区应根据实际,结合区域功能和项目类型,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设施的精准防控,对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项目和场所,要强化局部卫生管理和防控措施。
(九)做好安全保障。要做好医务服务,有条件的景区要准备必要的药物和防护物资,不具备条件的应当与医疗机构建立联系。要确保设备安全,应对景区交通和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符合恢复运营条件和安全管理要求。
四、强化景区游览管理
(十)严控游客流量。景区科学合理设置承载量,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要严格落实门票预约制度,有效采取智慧引导等手段,科学分流疏导游客,做好游客流量关口前置管控。
(十一)落实实名登记。应实行实名制购票,做到可查询可追踪。鼓励景区积极利用大数据和智慧手段,做好游客信息动态监测。
(十二)加强游客防护。鼓励景区采取互联网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