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走进

为深入观察当今乡村的发展新貌,探究美丽乡村“蝶变”之路,7月18日,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赤牛青语”实践队在佳县坑镇开展为期2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将弘扬发展传统民俗文化,用青春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青春正当“燃”,筑梦乡村“行”

“府仓虚则国贫,国贫而民俗淫侈,民俗淫侈则衣食之业絶。”民俗文化是乡风乡俗的浓缩,是中华文明的体现。7月20日下午,在赤牛坬民俗文化村,“赤牛青语”实践队了解赤牛坬村民俗文化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实践团队介绍了本次实践开展形式及目前所需帮助,听取了赤牛坬村发展模式,发展特色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据了解,目前赤牛坬村走的是一条文旅融合发展道路,却又与其他乡村所区别,有其自身特色。村民充分挖掘赤牛坬村自身发展优势,围绕“老物件”“老窑洞”“老农民”“三老”文化,将“农具”变“道具”“窑洞”变“客房”“农民”变“演员”,大力实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激活乡土和农耕文化新业态。尤其是赤牛坬村建成了陕北首家成规模的民俗博物馆,全面展现了陕北源远流长的黄土文化和农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全方位展示了窑洞这个黄土高原最具代表性建筑的发展史;精心打造了国内首部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赤牛坬人以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为基,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赤牛坬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观文化昌盛,延传承火炬

7月25日上午,“赤牛青语”实践队跟随当地讲解员的脚步进入赤牛坬民俗博物馆,在农耕工具馆,感受古人的生产劳动智慧;在日常服服饰馆,体悟“陕北”人民的生活风情。参观之时,实践队员们不忘仔细聆听,拍摄取材,用纸笔记录下岁月的痕迹,用思想加之感性的光芒,形成第一手的直观记录资料。

在整理记录资料的基础上,实践队员们撰写宣传材料,担任“导游”,从藏有各种农具的农耕工具馆,到散发着粮食芳香的五谷杂粮样品展室,再到有着壮观“万鞋墙”的“中国第一鞋馆”展室以及见证了历史变迁,印刻着岁月痕迹的日常服饰馆……实践队成员们用生动的语言为游客讲述着赤牛坬的故事。讲解过程中,实践队员们采用双语形式为游客讲解一些专有名词,例如“铁锹”——"shovel"、犁——"plough"、“煤油灯”——"kerosenelamp"等。并为进一步了解赤牛坬村的发展情况,实践队向村民和旅客发放调查问卷,为民俗文化调研提供数据支撑。

除线下讲解外,实践队员们借助自媒体优势,利用直播平台展示赤牛坬村陕北民俗文化和自然秀美风光,带领游客穿梭于历史长河,品味赤牛坬民俗文化的魅力,感悟“游览一天,领略百年”的深刻内涵。

扬文化之帆,助乡村发展

《高高山上一头牛》是以陕北农耕文化为题材,以半山半水为舞台,以赤牛坬村民为全部演员阵容的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来到演出场地,实践队员们向村民“演员”们进行学习,与他们共同排练,沉浸式地体验各种民俗场景——耕种、翻地、插秧等,充分融入陕北人民之中,与当地村民共同表演了这场赤牛坬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实景再现了赤牛坬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勤劳生活。高亢激越的劳动号子,凄美纯真的男女爱情,感天动地的祭祀活动,如泣如诉的天籁之音,大开大合、大俗大雅、真切感人。实践队员们在演绎中收获体验,感受颇深。团队成员张彦志表示:“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的演出。其实我是第一次参与这种类型的演出,所以上台前心情既激动又紧张。通过这次的亲身表演,我真切感受到赤牛坬村淳朴热情的民风,也让我体会到陕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发展靠传承,助推民俗进课堂

民俗文化是乡村的根脉。除参观实践外,“赤牛青语”线下实践队前往佳县坑镇中学开展支教活动,践行“弘扬民俗文化”的初心,助力文化传承,促进教育发展。

8月1日下午,“赤牛青语”线下实践队负责人便紧锣密鼓地开展教学准备工作,带领线下实践队成员在学校会议室召开“坑镇中学支教启航”会议。“赤牛青语”实践队以“弘扬民俗文化”和“培养乡村优秀人才”为目标,共同探讨适合坑镇中学学生实际学情教情的教学模式及大纲,分配教学任务,为后续“民俗文化进课堂”的暑期支教活动打好基础。

本次支教活动为双线齐进,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双向推动。支教过程中,除对基础课程进行授课外,实践队员充分发挥语言特色优势,利用“双课堂”模式讲好民俗故事,让学生亲身参与“民俗文化大讲堂”、“赤牛坬民俗旅游”宣讲会、“我是民歌小达人”、“一起闹秧歌”、“民俗文化节”等特色课程与活动,帮助学生感受陕北民俗文化的魅力与风采。

图片

康敏婷文案

张博雅段夕聪

编辑:李梅

新闻-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