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11日讯(记者石凌炜)在热播剧《一代洪商》25集中,高椅古村的“梅花阵”将敌寇“耍”得团团转,“困”在古村整整两天,他们也没找到出口……45分钟一集的剧情,花了20多分钟演绎的高椅古村“梅花阵”,真有,那么大“魔力”吗?
《一代洪江》剧情截图。
跟着《一代洪商》“打卡”千里沅江,现在,记者就带你去见识见识这个“千里沅江”生态文化旅游黄金走廊上,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村”的神秘魅力。
高椅古村。林安权/摄
在剧中实名“出镜”的高椅古村,位于“共和国第一大将”“常胜将军”粟裕的故乡——会同县。古村始建于唐宋,成形于元代,兴盛于明清,因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宛如一把高高的太师椅而得名“高椅”。
该村现有居民多户,多人,其中85%的村民为杨姓侗族,系南宋诰封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剧中人物杨同昌与妻子苗令梅、杨八水族长都是会同高椅人。
清澈巫水河绕村而行。
临水,在当时意味着拥有着绝佳的交通优势。高椅古村距洪江古商城约28公里,历史上就与“洪商”发展联系密切。
清澈巫水河绕村而行,借助沅水“南方丝绸之路”优势,高椅百姓将木材、桐油、药材等家乡物产经水运贩卖到常德一带,经商发财后返乡建设自己的家园。
水运带来的繁荣,也加速了这个传统古侗寨的汉化进程。
高耸的石墙将木屋紧紧围住,守护着百姓的安全。
所以,你会发现,高椅古村的建筑,从外观看,有着江南古村的温婉、徽派建筑的淡雅,但走进细看,那四周高高的封火墙内,却是不施一钉一铆的侗族木质穿斗式结构建筑,构成了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庭院,室内冬暖夏凉,防风防火还防盗。
如果说,群山环绕,水路相连,奇特的地形特征形成了高椅与外界隔绝的天然屏障,那么,睿智的高椅古村先辈们,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富有哲理的规划布局融合,则为高椅百姓铸就了一道“世代平安”的保护罩。
《一代洪江》剧情截图。
从古村布局上看,古村以五通庙为中心,每栋建筑坐北朝南,外表相似,呈梅花状分布排列,巷道与封闭式庭院呈八卦阵式,将村落分为五个自然村庄。
《一代洪江》剧情截图。
村中道路纵横交错,宛如网状铺开,进入村中,如入迷宫,还设有国内最早的监听装置“防盗缸”。几百年来,这个村子从未受过土匪、强盗的骚扰。
防盗缸,防盗监听缸所在的住宅是明早期建筑,原房主是当地首富之一,为防盗窃,在其厨房里埋有一口缸,平时盖上木板,并有一碗橱遮掩,不易被人发现,需要时取掉木盖板,可监听到五十米外的脚步声。
难怪,在《一代洪商》中,刘云湘要选择在高椅古村,与敌寇进行“交易”,原是早就知道高椅“梅花阵”的厉害,达到了既解救了女儿女婿、又保住了清代底油的目的。
《一代洪江》剧情截图。
因此,历史上,高椅成为不少“外来人”的避世之地。据当地老人回忆,抗战时期,这个小小的古村人口曾多达六七千人,很多外地人跑来高椅,逃避战乱。
如今,漫步高椅的阡陌巷道中,你仍可以从“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中,触摸历史的光阴;从门窗上精致的花纹里,找到古人的价值观与人生理想。
古民居建筑。
村内保存有明洪武至清光绪年间修建的民居建筑栋,是湖南省迄今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村落,被专家誉为“古民居建筑活化石”“古村落发展建筑史书”。
(对高椅古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看相关文章:“江南第一古村”竟藏着侗族古建筑的文化记忆)
这个“江南第一古村”,也是“侗民俗博物馆”。
高椅傩戏。张镭/摄
高椅傩戏,是侗族代代相传、言传身教,拥有漫长历史和丰富底蕴的民间原始艺术。
《一代洪商》中,戴着夸张傩面具、跳着傩戏“杠菩萨”的高椅民间艺人突然出现,让困在“梅花阵”里的敌寇,吓得手足无措。
《一代洪江》剧情截图。
古村内藏着一个民俗博物馆,民间工艺大师杨国大,以刀为笔,以竹为纸,雕刻出众多细腻逼真的傩堂面具雕刻作品。
傩堂面具雕刻作品。
高椅古村不仅有神秘玄奥的傩戏表演、精湛的手工雕刻工艺,还有热情的古村百姓,精心准备了香、酥、脆的黑米泡茶,等待你来“尝新”,刷新你对美食的认知。
黑米泡茶。
如果不赶时间,那就在高椅古村里,古色古香的民宿中住一晚吧,等待第二天一早,高椅集市开市。
每逢农历初二、初七,高椅古村都会有赶集。每逢此时,宁静的古村热闹了起来,古村的人间烟火,来得鲜活朴实。
会同粟裕故里景区。
在“买买买”的心满意足中结束古村之行,自驾1小时左右,抵达会同粟裕故里景区,瞻仰“常胜将军”光辉战斗的戎马一生。
一、门票信息
1、高椅古村:
门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