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刘宇昕青岛报道
今年5月30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宣布:在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今年6月1日-12月31日,青岛新增11家国有A级旅游景区免门票开放。截至目前,青岛市累计免门票开放的A级旅游景区已达56家。
如今,政策落地20多天,门票免费了,对带动旅游、促进青岛经济发展的效应又如何?
记者梳理发现,作为青岛11家景区免门票政策推行后的首个端午小假期,市民游客出游意愿明显提升,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呈现稳定回暖态势。
数据显示,端午假日三天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共监测A级景区59家,共接待人数51.98万人。其中:崂山风景区接待游客10.24万人次,同比增长40.27%,营业收入.74万元;青岛海底世界接待游客2.84万人次,同比增长13.08%,营业收入9.95万元;极地海洋世界接待游客2.01万人次,营业收入.03万元;海滨风景区接待游客7.57万人次;方特接待游客0.92万人次,营业收入.86万元;青啤博物馆接待游客1.66万人次,同比增长17.52%,营业收入39.70万元;奥帆中心接待游客3.09万人次。
同时,6月1日至16日,11家免门票国有景区游客接待量达到59.68万人次,以此为基数,根据国家及山东省旅游统计相关数据分析测算,青岛旅游直接收入增长4.18亿元,国民经济增值17.9亿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数据增长的背后,为青岛旅游带动经济复苏注射了一剂“强心针”。
记者从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在景区免门票利好政策的强力作用下,6月份以来,抵青游客明显增加,商务会议活动逐渐恢复。国旅、港中旅等头部旅行社的会议团队接待量明显增加,预计6月份重点旅行社主营业务收入将比5月份增长约30%。一些占限上住宿业比重较大的重点企业,如香格里拉大酒店、海天大酒店等酒店营收已恢复至去年同期90%,预计全市限上住宿业6月份环比增长33%。同时,线上旅游消费同样呈现出增长态势,全市在线酒店间夜均价普遍呈现不同幅度的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外地游客的到来对全市消费带动明显,游客的吃住行一条龙需求能带动相关产业链,同时能够聚拢人气,形成口碑传播效应,也为后续吸引更多游客奠定基础。
根据预约平台系统分析,截至目前,崂山风景区、海底世界、青岛啤酒博物馆3家景区省内游客占比70%左右(其中市内游客约占35%),省外游客占比约30%,主要来自黑龙江、河南、河北、吉林、辽宁、四川、江苏等省份。其他8家景区省内游客占比90%以上(其中市内游客约占60%),省内外地游客主要来自济南、潍坊、临沂等周边城市。端午假期问卷调查显示,青岛免门票政策推行后,过夜游客人均花费.96元,同比增长2.6%。游客花费以餐饮为主,占比47.15%,同比增长10.65%;其次为购物占比29.06%,同比增长11.81%。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旅游数据以及经济数据的不断攀升,不仅是对“免门票”政策落地的有力回应,也给促进青岛旅游业复苏发展、促进消费开启了又一个良好开端。
青岛国有A级旅游景区向全国游客免门票,不仅是为旅游市场主体解决实际困难释放出了有力的责任信号,同时传达出来的意义不仅仅在旅游业,更体现了来自一座城市自信、热情的邀请:一个开放、安全、美好的青岛,正在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
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青岛敞开怀抱的同时,也从各方面在不断提升、完善、创新。
景区自身不断创新,城阳区红岛蛤蜊节人气满满,众多游客来赶海拾贝,在活动营地体验今年蛤蜊节的新潮时尚;即墨区积极组织天泰温泉度假区、玫瑰小镇、宝湖奔马园等景区开展特色乡村旅游活动,营造端午节日氛围。研学亲子游、乡村度假游、民俗体验游等主题旅游成为市民假期旅游的热门选择,西海岸新区琅琊台景区推出“‘粽’情端午”等系列活动;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推出“趣·青野自然营地”沉浸式角色扮演科普情景体验等;平度市安徒生童话乐园推出“烟花露营节”活动;青岛方特梦幻王国全新打造的“梦回千里江山”震撼首秀,7月8日至8月31日,青岛方特将连开55天夜场……
为落实纾困政策,加快旅游市场复苏,青岛先后发放星级酒店及品牌连锁酒店奖励资金万元,发放旅行社纾困资金万元。强化市场整治,推动行业有序发展;青岛全力推进文旅大项目建设,加快全市98个文旅大项目建设进度,盯紧31个市重点文旅项目。同时,青岛将强化艺术产品供给和品牌建设,培育打造“电影之都”“音乐之岛”“戏剧之城”“博物馆之城”城市品牌,丰富“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内涵,全面提升青岛文化旅游综合影响力。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峰在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出,在“宜居城市”建设方面,青岛文旅将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着力提升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推进一批工程进度,年内推出10家名人故居向市民游客开放;在“宜业城市”建设方面,狠抓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争取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加大新业态扶持力度,发展数字创意、沉浸式体验、元宇宙等新业态,打造聚好看等一批龙头企业;在“宜游城市”建设方面,将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实行资源全域整合、景区全域联动、产业全域优化、线路全域统筹、市场全域营销,着力构建“一核六湾多组团”的空间新格局,聚力打造“重要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进一步推动青岛旅游业转型升级、拉动青岛经济发展,在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愿景上,青岛将持续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更新中,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影响力,让人文青岛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