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对你说
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处青海省东南部、青甘川三省交界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黄河横贯州内五县,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这里是中华水塔、江河之源,这里是孕育了华夏文明、养育着华夏儿女的黄河源头,这里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这里是史诗传唱千古的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这里至今保存着青藏高原“世界第三极”最原始完整、壮美绚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和浓郁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这里就是令人向往的“雪域净土,秘境果洛”。
大美青海秘境果洛——欢迎您!
果洛·精品旅游线路
高原生态廊道穿越之旅
西宁--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扎陵湖、鄂陵湖、冬格措纳湖)--久治县(年保牧场游牧文化体验点)--班玛县(红军沟景区、玛可河原始森林景区、碉楼古村落)--达日县(黄河谷地)--甘德县(官仓峡景区)--玛沁县大武镇--西宁
玛可河
玛沁县云保山牧场
黄河源区黑颈鹤
母亲河感恩溯源之旅
西宁--玛多县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扎陵湖、鄂陵湖、冬格措纳湖)--久治县(门堂乡沿黄乡村旅游)--达日县(黄河谷地)--甘德县(官仓峡景区)--玛沁县拉加镇(黄河湾)--西宁
黄河谷地
鄂陵湖
黄河源牛头碑
红色文化感悟体验之旅
西宁--玛沁县大武镇--达日县(果洛建政纪念碑)--班玛县(红军沟景区、玛可河原始森林景区、碉楼古村落)--玛沁县大武镇--西宁
班玛县红军长征纪念馆
班玛县红军长征纪念碑
果洛建政纪念碑
格萨尔史诗文化探秘之旅
西宁--玛多县(格萨尔博览园)--玛沁县大武镇(格萨尔博物馆)--甘德县(格萨尔文化德尔文史诗村)--达日县(格萨尔林卡、狮龙宫殿)--玛沁县大武镇--西宁
格萨尔博览园
格萨尔马背藏戏
狮龙宫殿
果洛·重点景区介绍
红军沟景区
红军沟景区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亚尔堂乡,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唯一经过青海的地方。红军沟革命遗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在石壁上写下“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的标语,至今字迹清晰醒目。为了纪念红军,当地群众把子木达沟改名为“红军沟”,修建有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亭、红军哨所等纪念场馆。
玛可河原始森林景区
班玛县玛可河原始森林景区地处果洛州东南部,玛可河为大渡河上游,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是我国高寒林区重要的生物种群库,分布有白唇鹿、雪豹、中华鬣羚、棕熊、猕猴等珍稀野生动物。景区内河流众多,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盛,林区富含负氧离子,被誉为“果洛小江南”。
班玛县碉楼古村落
班玛藏乡独特的藏式碉楼民居村落,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最原始的碉楼民居全部用木材建成,后面发展成用石料砌成,木材装饰,其造型原始、古朴而精巧,独具特色,年,其营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的碉楼古村落被称为“青南最美藏乡”。
冬格措纳湖景区
冬格措纳湖藏语意为“一千座山围成的湖”,位于玛多县花石峡镇西北处,海拔米,这里山势险峻,怪石林立,湖光秀丽,水天一色,水鸟泛波嬉戏,鱼儿逐浪遨游,恍如世外桃源。每到秋季,湖边水草全部变成深红色,呈现出异常绚丽壮美的秋景。
德尔文格萨尔文化史诗村景区
《格萨尔》史诗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德县德尔文村全村男女老幼都会说唱格萨尔史诗故事,年,德尔文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全国格萨尔领导小组办公室命名为“格萨尔口头传统研究基地”、“德尔文格萨尔文化史诗村”。
官仓峡景区
官仓峡位于甘德县东南部的岗龙乡,峡谷底部海拔米到米,素有“黄河第一峡”之称,这里河水落差极大,水流湍急,两岸多是险峰与陡壁,加上多处大小与规模不等的瀑布,形成了壮观的气势。峡谷两岸有以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桦树等树种为主的原始林区,林间草丛栖息有数量众多的高原野生动物,水草丰美,绿草如茵,景色迷人。
格萨尔林卡景区
格萨尔林卡位于达日县城附近山顶,景区主要由格萨尔雕像、浮雕群及黄河谷地自然风景组成,主雕塑格萨尔王基座长17米,宽11.6米,浮雕总占地面积约平方米,雕塑总高21米,介绍了格萨尔王30员大将及格萨尔史诗中霍林大战的场景。山脚下黄河谷地被称为“梦幻黄河谷地”,年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青海省个最佳摄影点之一”。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
黄河源园区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包括扎陵湖—鄂陵湖和星星海2个保护分区,面积1.91万平方公里。重点保护源头湖泊、湿地生态景观,维育高寒草甸、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维护生物多样性。星星海由大大小小难以数清的湖泊、海子所组成,让玛多有了“千湖之县”的美誉,当晴空万里阳光照耀时,无数的海子、水泊熠熠发光,宛如天上繁星降落到这里,呈现出水天一色的奇异景色。园区有黄河探源、自然生态体验、生态科普教育等生态旅游产品,为世人展现了黄河源千湖景观,可以近距离观览野生动物,追寻领悟黄河文化,体验藏族传统生活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文章来源于文旅青海)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