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休闲旅游青岛海洋产业在跨界融

半岛全媒体记者李红梅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青岛海洋自然资源丰富、海洋科研优势突出、海洋装备制造业发达、休闲渔业发展基础良好,发展海洋牧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当前,青岛市渔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旅游业面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严峻考验。如何将青岛市海洋牧场发展优势与滨海旅游城市优势结合起来,让二者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近日,青岛市政府印发《青岛市推进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海洋牧场面积突破15万亩,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15处以上,培育2~3处海洋牧场休闲旅游精品项目,打造1~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休闲渔业品牌赛事,拉动海洋牧场休闲度假消费。

海洋牧场“青岛样板”

青岛市拥有1.2万平方公里海域、公里海岸线和个海岛,海洋资源丰富,自年开始规模性建设人工鱼礁发展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作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离不开海洋技术创新支撑。青岛市作为全国知名的海洋科技城,拥有众多国内一流海洋科研教学机构,涉海两院院士及海洋科技人员数量均位列全国首位,为海洋牧场转型升级和向装备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海洋牧场形成了良好的海底生态环境

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对山东做好经略海洋文章提出了殷切期望,指出“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省委、省政府把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作为海洋强省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年1月印发《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

近两年,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兼顾渔业生产和资源养护,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年,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修编完成了《青岛市海洋牧场建设规划(-)》,根据青岛渔业发展现状、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区位优势和渔业资源特点,合理确定牧场特色和建设类型,优化牧场产业结构,按照“一湾六岛”进行空间布局,着重打造“七大海洋牧场集群”。

海洋牧场建设成本高、周期长,收益慢,单靠企业发展资金有限。年,《青岛市现代海洋渔业绿色发展攻坚方案》和《青岛市新渔业发展专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出台,统筹利用中央渔业油价补贴地方“退坡”资金加以扶持,计划年前建成5处以上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新型海洋牧场示范区。

目前,青岛市有21处海洋牧场,使用海域总面积公顷,共投放礁体多万空方。其中,崂山湾、田横岛、大公岛、凤凰岛、潮连岛、灵山岛、斋堂岛等13处海域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国总量的1/9,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大连和烟台。

青岛市将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渔业紧密结合,使渔业资源、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加快一二三产的相互结合和转移,推进苗种培育+海洋牧场+休闲垂钓+潜水观光+海洋环保等多业态综合发展模式,打造特色化旅游品牌。

海上旅游“新名片”

从经济构成不难看出,青岛是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体,以滨海旅游业为亮点的城市。海洋牧场优质稳定的渔业资源,是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休闲渔业的基础。通过与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提升海洋牧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形成休闲旅游“打卡地”。

近几年,休闲海钓逐步成为青岛海上旅游产业“新名片”,大大提高了海洋牧场产出效益。青岛市积极推广“渔夫垂钓”海钓品牌,成功举办全国休闲海钓邀请赛及全省休闲海钓基地推介会,目前有11处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7处省级休闲海钓基地(场)。

鲁海丰海洋牧场配套的渔村民俗展示区

依托海洋牧场独特的资源优势,青岛市自年以来在潮连岛海洋牧场连续举办5届“航铭海钓杯”路亚海钓大赛。这也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路亚船钓大赛,比赛流程完全按照国际钓鱼大赛章程办理,设立专业裁判。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大赛仍如期举行,参赛队伍达到15个。

作为海洋牧场建设的先行者,青岛金海富源海洋实业有限公司很早就开始探索发展休闲渔业,先后于年、年创办了蓝誉潜水俱乐部、航铭海钓俱乐部。其中,航铭海钓俱乐部已成为集宣传海钓文化、推广海钓技术、组织专业海钓比赛于一体的专业海钓俱乐部,拥有在线注册会员4万余人。

“航铭海钓杯”路亚大赛比赛现场

“海钓拉动的消费总额是所钓鱼品价值的53倍,使‘一条鱼’产生了‘多条鱼’的价值。”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梁文跃说。

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青岛海钓人群已达10万人以上。作为最早发展休闲渔业的城市之一,青岛占据着得天独厚的海洋优势,再加上近年来青岛跻身热门旅游城市前列位置,海钓作为一种深度游特色项目,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八方钓客。

《实施方案》提出,结合国家级休闲渔业基地和省级休闲海钓基地创建,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海洋牧场休闲海钓基地,支持“海洋牧场+网箱养殖+增殖放流+休闲海钓”等多业态发展模式,打造1~2项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休闲海钓赛事活动。

畅想“海上综合体”

青岛市海洋牧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大连、烟台等沿海城市相比,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可供挖掘,亟需迎头赶上。

7月10日,全国首个智能化多功能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耕海1号”在烟台正式开业迎客。

“耕海1号”为钢结构坐底式网箱,概念造型为“海上花”,每片花瓣对应着一个立方米养殖水体的智能化网箱,基于物联网、5G通信、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环境数据实时采集、饵料自动投喂、网箱自动清理等功能,平台年产鱼量预计可达15万公斤。

“耕海1号”平面图

通过采用一、三产业深度融合的运营模式,“耕海1号”大大丰富了渔业休闲旅游新业态。平台的三片“花瓣”上布置有60个休闲垂钓位,可供人同时观光游览。三片“花瓣”交汇的“花心”部分为4层平方米的多功能厅,用以开展海洋科普、海洋监测等科研科普活动,及海上观影、海上餐饮、海上低空观光等休闲娱乐项目。

目前,“耕海1号”已经与线上OTA渠道、线下旅行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年可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

事实上,青岛也有企业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今年4月,青岛金海富源海洋实业有限公司与烟台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协议,计划在青岛前海共同建设“海上综合体”,打造中国海上旅游的新地标。

这个“海上综合体”将采用深海钻井平台技术扎根于青岛前海,平台以下部分与钻井平台相似,平台以上则是集五星级酒店、休闲观光、娱乐体验、垂钓潜水、商务会议、婚庆仪式、观测科研、研学培训、看护监控、安全保障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商旅综合体。

青岛“海上综合体”概念图

“作为海上旅游的中继站和目的地,‘海上综合体’将与陆地主要景点建立航线,充分整合现有沿岸旅游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海岛资源,实现海陆联动、岛陆联动、岛岛联动。”青岛金海富源海洋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告诉记者,“海上综合体”建成后,将成为青岛乃至中国海上旅游的新地标。

《实施方案》提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体。鼓励海洋牧场企业积极联合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拓展海洋牧场功能,打造集渔业生产、海洋体育、商务活动、科普教育、休闲体验等多功能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体。

功能强大的“耕海1号”已经在烟台投用,青岛前海的“海上综合体”何时能建成,我们且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