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枣庄台儿庄古城举行的一次国内高层次文化产业论坛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大名校的一批“顶尖级”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其中,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烽火文创”平台创始人陈少峰,以《IP文旅科技融合的商业化模式范例》为题,做了一次信息量非常大的演讲,非常切中当下文旅产业尤其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难题和命门。我国决策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后,以文化来“重塑旅游”呼声提高。陈少峰认为,这实质上就是把文化做成旅游产品。接下来,又会带来一个问题——做成什么样的产品?他的答案是:做成IP(来源于互联网,具有地址、知识产权、标识等意义)。前几年国内出现的“故宫热”,使其很快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但陈少峰研究发现,其与有着市场威力的“IP”还有着一定的距离。相比而言,游客熟悉的迪士尼既是品牌,又是“IP”,因为带有其标识的产品可以热卖,而仅有故宫标识的产品则很难做到,这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我们应该从迪士尼中学习的。很多从事文化产业的人迷茫:文化类的产品如何变现?陈少峰的解决方案就是——借助技术的手段。北大教授陈少峰比如说,一座博物馆,以前就是文物的展陈,如今要想带来文化衍生品的销售收入,就必须向“体验式博物馆”迈进。解决“卖文化”的问题,除了把文化打造成像迪士尼那样可以卖的IP,还有把文化和旅游高度融合,做成产品一体化卖出去,也是解决手段之一。4月16日晚,陈少峰在古城体验消费时,在一家“青岛啤酒”直营店,发现点的几款啤酒都没有了。不过20点,厨师下班,想吃的小菜也没有了,这让他觉得很遗憾,“想花钱却花不出去”。作为学者,由此想到一些产业亟待提升的问题。据他介绍,目前中国年游客接待量前十的景区,总接待量是上海迪士尼约十倍。但游客在这十家景区的总消费,却不及在上海迪士尼一家。缘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陈少峰就此建议台儿庄古城,要下力气为每年约万游客创造开心消费的环境,有必要专门做一个拉动游客消费的规划。具体研究游客夜间消费什么?家庭主流客群喜欢消费什么?景区推荐给少年儿童适合消费的项目是什么?另外,利用周一至周五持续开发研学旅游市场;利用周末度假游客增多的特点,持续做大旅游夜间经济。旅游服务应该向“我们为满足游客潜在需求提供什么”回归。在上海迪士尼规划中,迎合中国游客“爱拍照”的喜好研判,设计很多拍照打卡点,有效增加游客滞留时间,拉长消费。同样,台儿庄古城等国内资本景区也可以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的环境,帮助游客拍摄自己满意的美图,借力宣传。当前在社会上颇受青睐的文旅产业如何提升?提升的方向在哪?受到全行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