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结束了,
市文化旅游委发布数据:
“五一”假期全市过夜游客
累计接待人数为.89万人次,
同比增长69.5%,
恢复到年的.3%。
纳入重点监测的
全市家A级旅游景区
接待游客.26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67.2%,
与年同比增长17.9%。
5月3日,携程发布的《年五一出游数据报告》显示,五一假期用户飞行距离达四年巅峰,出游半径较去年同期增长25%;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超7成;国内景区门票票量同比增长9倍,较疫前年五一增长超2倍;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近7倍,多地机酒订单超疫前水平。#五一游重庆#聚焦本地,重庆五一假期热门景区top10分别是重庆欢乐谷、重庆动物园、长江索道、湖广会馆、黑山谷风景区、重庆园博园、乐和乐都动物主题乐园、大足石刻、武隆天生三桥、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史实展馆。
手机漫游统计情况显示,全市手机漫游共.82万台次,较年同比增长48.0%。其中:
入渝漫游.63万台次,较年同比增长45.3%;入渝漫游前5名是:
川、粤、黔、鄂、浙
离渝漫游.19万台次,较年同比增长50.1%;离渝漫游前5名是:
川、粤、黔、浙、鄂
假期里,我市都市旅游火爆。磁器口古镇接待游客73.79万人次,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接待游客51.91万人次;同时,5A景区仍是跨省游、团队游首选,武隆喀斯特旅游区接待游客35.21万人次,黔江濯水景区接待游客18.19万人次,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接待游客10.74万人次,南川金佛山接待游客8.47万人次,江津四面山接待游客7.31万人次,万盛黑山谷接待游客6.64万人次,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接待游客2.66万人次;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接待游客人次。
此外,主题乐园类景区受众多年轻群体和亲子家庭喜爱,重庆动物园接待游客26.64万人次,重庆欢乐谷接待游客12.49万人次;历史文化类受青睐,歌乐山烈士陵园接待游客13.75万人次,三峡博物馆接待游客7.82万人次,大足石刻接待游客6.42万人次。
文旅产品供给优质多样“五一”假期,组织开展第八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春夏)活动,举办文旅消费活动场次,吸引.23万人次参与,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消费补贴.2万元。
节日期间,重庆大剧院、国泰艺术中心、国际马戏城、川剧艺术中心、巴渝剧院、拾楼小剧场、山城曲艺场、重演时代中心、钢花影剧院等全市各艺术单位及民营演出团体加大文化艺术产品供给,舞剧
《金陵十三钗》、童话芭蕾舞剧《动物狂欢曲之童梦奇缘》、杂技秀《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2》、戏曲折子戏专场、曲艺专场《映像山城》、儿童剧《白雪公主》等演出,重庆剧院、春来相声茶馆、扯馆儿剧场、索道喜剧果立方、重庆知了剧场等点缀在市内商圈、景区的演艺新空间上演《重庆·》以及喜剧表演、脱口秀、儿童微剧演等,共演出场,接待观众超过7.3万人次。重庆美术馆推出《翰墨履痕——冯远艺术展》《首届重庆都市艺术节工艺美术及非遗捐赠作品展》《何跃全景陶雕作品展》《“匠心独韵文创好礼”文创展》等4个主题展,接待观众近5万人次。
全市43家公共图书馆、41家文化馆推行免费开放和延时服务,并提供内容丰富的线上服务,到馆人数.12万人次,线上服务65.05万人次。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场,吸引了众多游客、市民参与。
文博非遗展览丰富多彩全市各博物馆、纪念馆在保障安全开放的情况下,策划推出65项专题展览和98项社教活动,吸引游客、市民走进博物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累计接待观众98.31万人次;
同时,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非遗民俗活动和乡村村晚、重庆文旅惠民消费季等文旅品牌活动,以庙会巡游、对歌赛舞、美食品鉴和产品展销等形式,积极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余场次,参与群众50万人次,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三峡川剧团、渝北区巴渝民俗博物馆、沙坪坝区文化馆“巴渝书场”推出五一专场,表演川剧、金钱板、四川清音、四川竹琴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大渡口区举办堰兴剪纸专题展、江北区组织刘氏面塑手工体验、九龙坡区在陶家清栖谷开展非遗体验活动,看展览、赏民俗、品美食和非遗传承人互动交流。大足宝顶、酉阳桃花源、彭水阿依河、铜梁安居古城、黔江濯水古镇、秀山洪安古镇等景区景点,引入铜梁龙舞、万古鲤鱼灯舞、南溪号子、秀山民歌、苗族民歌、土家族摆手舞等非遗项目进行展演展示,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喜爱。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张阳阳杨雪莹编辑吴怡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