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们这样宣传青岛丨聚焦民生,

治疗白癜风的秘方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921/4699279.html

半岛全媒体记者孙桂东

  5天余次“热问”,让暖流涌入千家万户;趁着休渔期,海星、泥蚂入侵胶州湾,半岛全媒体记者吹响“保卫红岛蛤蜊”的第一声号角;胶州土豆被淹,半岛全媒体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发起一场爱心购买行动,帮农民解决心头之忧……年,半岛全媒体记者始终深入一线,聚焦民生的热点、难点、痛点,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主流媒体的速度、力度与温度。

架起问暖热线,体现关怀温度

  搭起居民跟热企沟通的桥梁,让暖流涌入千家万户。年11月16日,半岛问暖热线第三季起航,在线为市民解决供暖难题。“家里不暖,就找半岛问暖热线”。供暖首日,半岛问暖热线接线繁忙,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接到了40多个市民来电,5天时间,共接到来电余个。热企的工作人员做客半岛直播间,现场安排人员入户解决。

  市民反映的问题中,大部分是因为管道积气导致半冷半热,工作人员上门排气后就能解决。也存在一些比较难处理的问题,比如新交房小区不供暖,供暖后不达标以及老小区供暖改造等问题。居民通过半岛问暖热线反映以后,热企也是开通绿色通道,为用户们加急办理,解决供暖难题。

  每年到了冬天,家里暖不暖,成为市民的心头大事。半岛连续三年聚焦市民供暖,搭建起热企跟居民沟通的桥梁,体现了民生关怀的温度。

查看详情:

半小时40多个来电!“问暖今冬”接线首日热线很“热”,供暖有问题快打

问暖今冬丨新小区管道淤积、私改管道漏水……热企开通绿色通道加急办理

加班送暖,电话降温!半岛问暖热线已接通余次,今冬供暖渐入平稳期

问暖今冬丨大清早来电,一个劲点赞!5天多次“热问”,半岛牵手热企暖万家

问诊漏室之殇,聚焦社会痛点

  家里漏水,找谁维修,一直是很多市民都头疼的问题。装修行业里到底有哪些猫腻?有何避免自己入坑?半岛《新闻周刊》栏目就推出重磅调查,揭秘防水这一行的内幕。“防水干得好不好有两大要素:一看技术,二看良心。”事实上,我国对于防水施工有一套严格的技术标准,只是它让一般消费者“看不懂”。于是,有人利用这种“雾里看花”的尴尬,钻了市场监管和相关政策的空子。不少“马路游击队”打着免费上门勘测,免砸瓷砖的口号,但“免费”往往是各种套路,最后收费反而更贵,即使后来出现问题,市民也找不到人理赔。

  针对这样的市场乱象,记者持续深入调查,提出了为何“难管”的背后原因。修补漏雨房遭遇马路游击队,“论斤称”补漏狮子大开口,由于防水维修属于专业领域,市民在消费和维权过程中均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尴尬地位。而城管作为执法一方,受限于执法对象流动性,很多时候也是干着急。有责任心的防水企业希望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自律,无奈又遭遇权益分配、管理资金收取等诸多难题。

  半岛报道这一问题,说出了民生的一个痛点,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化进程。

查看详情:

新闻周刊丨防水堵漏?设套骗钱!支口大锅就敢干,所谓材料论斤称,请远离这种马路游击队

“漏室之伤”追踪①:两个执法的也被“论斤称”坑了!市民吐槽漏雨房维修遭遇,维权难上加难

“漏室之伤”追踪②:消费维权信息不对称、城管执法难寻人……“论斤称”的“漏”,到底怎么堵?》

爱心接力助销,帮解燃眉之急

  本是土豆丰收的季节,胶州市胶西街道的土豆种植户们却满脸愁容,年6月26日至27日的一场暴雨,将3万亩田地变成泥沼,就要到手的“金蛋蛋”眼看将化作“泥团团”。得知胶州的土豆被淹以后,半岛记者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报道。

  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广泛   市民网友闻讯纷纷爱心接力助销,当地政府也采取多种措施为种植户解忧。年7月1日,胶州市“一缕阳光”云帆分队通过爱心接力,认购了斤土豆。

  民以食为天。胶州土豆被淹,不仅关乎农民一年的劳作,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粮食。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   最近几年,海星、泥蚂接连入侵胶州湾,蛤蜊、海蛎子的养殖户都受到影响,半岛记者也是持续进行   年6月,记者接到红岛贝类养殖户反映,养殖区域海星再次泛滥成灾,情况已十分危急。

  半岛系列报道刊发以后,市、区两级海洋发展局的专家经过研判,初步制定出整治海星危害的方法与步骤,收集养殖户受灾情况及海域信息,上报省厅批准后进行了全面治理。

  同时,半岛记者独家采访,从养殖户口中了解到,除海星之外,一种被当地人称作“泥蚂”的海底生物也正在对养殖的蛤蜊造成危害,形势不容乐观。“泥蚂”的出现,也引来了央视的聚焦。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就应当站在瞭望塔上,提前预知风险。半岛记者深入一线,系列报道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开启了“蛤蜊、海蛎子”保卫战,体现了铁肩担道义的责任与担当。

查看详情:

胶州湾再现海星大军

除了“派大星”,胶州湾蛤蜊又遇新敌人——“泥蚂”

夜战胶州湾,地笼除地害!

新闻背后|央视聚焦!海星入侵胶州湾,青岛打响蛤蜊保卫战!他是“吹哨人”

给石老人“查体”,守护风景名胜

  年10月,挺立年的石老人,疑在雷电交加夜“骨折”,让无数市民以及游客感到痛心。年5月,半岛记者就   系列报道引发重大反响。青岛海洋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看到报道后,于年5月27日派出总工程师前往石老人景区,通过半岛首次向外界详解石老人当前“身体状况”。事实是,石老人及周边地质形成于1.13亿~0.95亿年前,喜马拉雅运动以来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地质历史演变,石老人海岸地貌形成与现在大致相当的模样。30年来,石老人海蚀柱经历了两次体检,精准体检显示“强风化状态”的石老人,头、臀损伤严重。尘封11年的一份档案,通过半岛首次独家公开。

  系列报道引起了山东省自然资源厅、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崂山区自然资源局、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多部门   青岛01号古树在哪,年龄有多大了,现在生长得如何?年5月,半岛记者经过浮山所徐州路南段的时候就注意到,有年树龄的银杏树,长势让人捏一把汗,原先长势喜人的它,如今只有一小半的枝干上还长着不算茂盛的叶子,其他的枝干基本已干枯,不禁让人担忧:这棵古树,还能坚持多久?

  报道刊发以后,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青岛市园林协会等管理、养护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古树名木保护专家等十余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古树所在地,对树木情况进行“会诊”。

  经过近一个月的复壮施工,古树自身及生长环境改善效果明显。年7月11日,记者再次来到这棵古树下,昔日杂草丛生的区域已经被打理得十分干净、利落,古树的树干上被涂抹了一层起保护作用的熟桐油,树下土中设置了三处通氧管和一处复壮井直达根部,古树也慢慢恢复“元气”,逐渐焕发生机。

  01号古树,既是宝贵的物种资源,也见证了岁月的变迁。系列报道引发全社会   每年夏天,青岛美丽的海岸线总会吸引无数的人流连忘返,但是,大海同样也隐藏着危险。尤其是对于不熟悉潮汐规律的外地游客而言,海边被困礁石、跌落海里等事情时有发生。

  年7月31日下午,受台风影响,海边风浪很大。澳门路海域附近,有两名男青年站在堤坝上玩耍,突然一个大浪袭来,两人被卷入海中,情况危急。获悉情况后,青岛十余支救援力量迅速赶往现场,展开了陆海空全方位的救援。

  相关视频引发大量网友   作为热点新闻,半岛全媒体记者总是出现在第一线,第一时间发挥最新的现场报道。这是一名记者的职业素养,也是作为本地媒体的责任担当。

查看详情:

紧急救援!两小伙澳门路海域被巨浪卷走,数支救援队伍正在现场搜索

半岛聚焦丨一个泡沫袋都不放过,“陆海空”全方位寻人,记者直击48小时紧急救援

失联小伙救援细节公布:直升飞机发现遇难者,该海域曾是英雄葛路救人处

讲述人间真情,正能量引来大流量

  年7月13日,李沧一家羊汤店老板梁先生在某平台发布视频,一位老奶奶问他是否有剩余的羊汤,如果有的话带一点回去给自己和儿子喝。视频发布以后,一下子火了。四面八方的爱心,奔涌而来。很多好心市民通过梁先生的账号,找到了羊汤店的地址,为老奶奶送来水果、生活用品等物资。

  一则短视频迅速引发全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