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家属见到烈士模样人民资讯

「本文来源:青岛晚报」

早报9月29日讯早报联合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起成立“为烈士画像”公益团队后,早报热线接到了很多热心市民的来电,纷纷表示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9月29日,烈士张克信的侄子张红军打来电话,想请公益团队为他大爷画张肖像。张红军随后向早报记者讲述了烈士张克信的故事。美术大师要为烈士烙画“在看到了早报的报道后,我深受感动,我也愿意加入到‘为烈士画像’公益团队中,为烈士们烙张画像。”中国烙画艺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青岛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青岛市工艺美术大师滕凤鸣给早报热线打来电话说。滕凤鸣今年65岁,从事烙画、剪影艺术20多年,尤其擅长人物烙画,先后创作过《百年巨匠齐白石》《杨绛先生》《百年巨匠黄宾虹》《天眼之父南仁东》等人物烙画作品,先后获得多项国内奖项,他创作的《青岛风光》《十二生肖》在年获得过青岛市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新大赛“金奖”“优秀奖”。近年来,滕凤鸣多次走进军营,创作了很多军事题材的烙画作品,有着深深的红色情怀。“今年是建党百年,丰功伟绩的背后是众多革命先烈为国抛头颅、洒热血。如今,他们的亲属想要看一下他们的画像,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我愿意用自己的艺术之笔来为烈士画像,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英雄主义的洗礼,我愿意用这种方式来追思革命先烈。”滕凤鸣说。“我想请画家给大爷画张像”“我大爷叫张克信,他是一名烈士,就牺牲在青岛。我也想请画家给我大爷画张像,我很怀念他。”在杭州上班的读者张红军拨打早报热线说。张红军随后向早报记者讲述了大爷的烽火故事。这段故事在城阳区丹山社区也广为流传,丹山国防教育基地还有张克信的事迹展览。烈士张克信,年出生于昌邑县东冢公社西石桥大队西石桥村,年1月参军,任32军94师团战士,在解放青岛战役中牺牲,年仅18岁。牺牲后张克信与另外17名烈士一起被就地安葬在丹山岭上,年城阳区烈士陵园建成后,统一迁葬于此。“我大爷牺牲后,家人并不知道他埋葬在哪里。我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奶奶每次提起他,都要抹眼泪,我也跟着哭。”张红军说。为寻找烈士亲属,城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根据张克信烈士登记的信息,登录中华英烈网进行了搜索,发现张克信烈士有多条搜索结果。尽管每个搜索结果登记的信息不尽相同,但通过比对,发现张克信烈士家乡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也在中华英烈网上录入了信息。工作人员向昌邑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了寻亲公函并去电,将烈士的详细情况进行了通报。经多方查找,终于找到烈士的侄子张红军。9月29日,设在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为烈士寻亲·让忠魂归根”专项活动小组的工作人员联系了张红军,询问他家里的情况,并且告诉他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青岛早报发起成立“为烈士画像”公益团队的消息,张红军当即表示也想让团队帮着大爷画张像。“很感谢‘为烈士寻亲·让忠魂归根’专项活动小组、城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助,这么关心我们,我父亲今年89岁了,因为身体不便无法到城阳区烈士陵园扫墓,我想等着合适的时候去给大爷扫扫墓。”张红军说。传承红色基因,人人有责。为了完成烈士家属的心愿,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青岛早报决定联合发起成立“为烈士画像”公益团队。想要加入该团队的市民、爱心组织,可以拨打早报热线报名。(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陈勇通讯员刘建军陈梓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