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文明祭扫让清明更清明

白癜风治疗的有效方法 http://pf.39.net/bdfyy/jdsb/190423/7082970.html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具有缅怀先人、礼敬祖宗的重要意义

你知道它的由来和习俗吗?

清明由来

清明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后来,清明节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宋元时期,清明逐步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清明除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国家的法定假日。这一天,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因此,清明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也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

清明习俗

祭扫

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踏青

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代的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过去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汉代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唐代荡秋千十分流行,并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温馨提示

网上祭扫不聚集

预约祭扫错锋祭

代客祭扫祭哀思

无烟祭扫换鲜花

文明祭扫新风尚

文明祭扫让清明更“清明”

1

牢记疫情防控

出游前,详细了解目的地门票预约、信息登记方式,带好有效证件、备好健康码。游览中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配合测温、验码。外出用餐,保持桌椅间距,使用公筷公勺。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2

合理规划出游

随着天气转暖,国内跨省游增多,清明祭扫与春游踏青的人流量也开始增大,建议有计划出游的市民早做安排,合理规划踏青祭扫等活动的时间和线路,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出行。

3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