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里建设美丽中国厚植绿色生态底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jdsb/220321/10467294.html

央广网丽水8月2日消息“如黛群山纵横交错,八百里瓯江川流不息”,在这处秀丽的瓯江山水之间,静卧着一座小镇——古堰画乡。旖旎的自然风光中,青山与秀水相依,为小镇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诗意。

古堰画乡生态富美画卷(央广网发莲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古堰画乡坐落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地处里瓯江最瑰丽的河段。一汪江水把古堰画乡一分为二。“古堰”是北岸有着千年古堰渠、古樟树的碧湖镇堰头村;“画乡”为南岸被巴比松油画流派的艺术气息包围着的大港头镇。二者之间没有桥梁,唯有画舫往返两岸。

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央广网发周登摄)

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作为古堰画乡重要组成部分的大港头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整治环境入手,不断探索“修旧如旧,以求其真”的保护与更新之路,乡村面貌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三年,小镇年平均接待游客达万人次,年均营业收入高达万元。镇区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元增长到年的元,增幅近10倍。

现在的古堰画乡,正在围绕艺术小镇、文旅小镇和生活小镇“三镇合一”的发展定位,实施“艺术乡建”,努力探索从山水到艺术到文旅到生活到产业、递进式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以画为“媒”,塑造立体艺术文旅小镇

“古堰画乡以‘丽水巴比松’油画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为主轴,紧紧围绕‘真山真水’,以画为‘媒’,塑造出了独具魅力的艺术文旅小镇。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正在成为古堰画乡的现实景观。”大港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叶予序告诉记者。

大港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叶予序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央广网发周登摄)

行走在古堰画乡,随处可见艺术工作室、画廊、手工艺作坊,也有古韵十足的古樟树、文昌阁、码头和古街,更有布满绿植花卉的民宿、餐馆、商铺。游客们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目前,古堰画乡已形成集写生基地、艺术创作街区、画廊街区、艺术休闲度假区于一体的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共生共荣的艺术生态系统。正在建设的古堰画乡艺术中心、古堰文化产业园等,都将为未来古堰画乡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叶予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入驻古堰画乡的艺术工作室、画廊已从年的38家增加到家,油画年产值达1.2亿元,全国近家高等院校在这里建立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年接待写生创作15万人次以上。”

学生们正在瓯江边进行写生创作(央广网发莲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与此同时,随着4A级景区的成功创建,不断升级的各类艺术活动,如古堰画乡名家写生行、中国写生大会、丽水巴比松国际研讨会等,更是激发了古堰画乡无尽的艺术生长活力,也让其成为了近年来最受瞩目的艺术文旅小镇之一。

以艺术作为生活、生产方式,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无数画家被古堰画乡的山水风光吸引,走进村庄,支起画架,写生创作,为当地播下了艺术的种子。几十年过去了,带着创业梦想的画家和艺术家们,陆续来到这里,逐渐融入了古堰画乡的生活环境。

农民画家雷春英创作的“古堰画乡”油画(央广网发周登摄)

在古堰画乡景区的入口处,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雷春英正在自己的工作室创作布面油画。“我画画十几年了,之前是帮别人看店,没有工资,于是就自己学着画石头画,后来画木板画,然后再画布面上的油画。卖画也给我带来了很多额外的收入。”调色、蘸墨、下笔,画笔勾勒出的是家乡的美景与雷春英的美好生活。

游客们正在古堰画乡游览(央广网发周登摄)

江水两岸,人来船往,好不热闹。山水吸引了艺术,艺术促进了文旅,文旅催生了新生活,新生活孵化了新产业。

在“艺术乡建”这一背景下,古堰画乡经历了从艺术画乡,到文旅画乡、生活画乡的转变,新的生活也催生了新的生产土壤。村民们在享受经济发展红利的同时,文化生活也愈加丰富。

从生产到生活,艺术的画乡就是生活的画乡

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凭借宽松、优越的创业环境,古堰画乡不仅让村民变身创客创业致富,还成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创客、归侨等群体向往的栖息地。

杨翔军正在工作室制作文创产品(央广网发周登摄)

“小杨哥”杨翔军之前经营着家具厂,但是考虑到木料、木屑污染小镇的环境,便把厂房搬到了工业区。现在的“小杨哥”在古堰画乡开了一间木质手工艺品店,随处可见的木制小摆件充满着童趣。“过来的游客很多,很喜欢买这些小东西,我也会教小朋友做一些小木作。我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很满意。”小杨哥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

黄昏时分,艺术家们正在瓯江边创作(央广网发莲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现如今,油画与艺术已经成为古堰画乡的符号,街头巷尾都是慕名前来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已经成为了古堰画乡的新乡民,画画、创作、生活、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他们的生活景观也成为了古堰画乡新的风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慕名来到这里生活、创作。

随着油画协会、民宿联盟、文创联盟等多元化社群的成立,更让古堰画乡俨然成了一个艺术文旅生活社区。自然与诗情、人文与画意,在这里交融共生。

古堰画乡的千年大樟树郁郁葱葱、苍劲有力(央广网发莲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古堰画乡入口处,一棵树龄已逾年的大樟树葱郁葳蕤。这棵古樟树,是历史的沉淀,更是千百年来当地村民从艰苦岁月走向今天美好生活的见证者。

这些年来,古堰画乡在用心守护绿水青山,用情推进“千万工程”,艺术产业、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蓬勃发展,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与山水共清欢,看岁月暗生香。”如今的古堰画乡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摄影家协会命名的第一个“摄影之乡”、被《国家地理》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堪称“秀山丽水”之缩影、“山水浙江”之典范。“村美、人和、业兴、民富”的生动实景图,正在这座飘在青绸带上的小镇徐徐绘就。

监制:夏倩

策划:李晓晓

记者:王春然林易(实习生)

摄像:周登

配音:姜頔

校对:林虹彬

鸣谢:丽水市新闻传媒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

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