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迎春疫情背景下,贵州旅游产业复苏应从多

“年以来,奥密克戎变异导致刚开始复苏的旅游业再度回到原点,旅游复苏的风险变数增加,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其复杂性和持续性,同时要坚定必胜信心。”

5月20日,在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理论研讨会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执行秘书长傅迎春就后疫情时代如何把握好重塑的趋势和规律、高起如何点构建生态和交通旅游产业体系做了分享介绍。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执行秘书长傅迎春

他说,纵观国际,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复杂多变,疫情危机渗透到旅游产业链供应链的各个方面,在众多受影响的领域中,旅游业首当其冲。来自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数据显示:年和年,全球旅游业因新冠疫情损失分别约为2.4万亿美元和2万亿美元,年国际游客比年减少70%至75%。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疫情前旅游业对GDP贡献达11.5万亿元人民币,年下降近60%。贵州省年相比年游客量和总收入分别下降约43%和46%,旅行社、客运、酒店、餐饮、景区等产业链主要素受损严重。

“正常的旅游活动何时得以恢复?旅游重塑的走势如何?是旅游行业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广大旅游消费者的关切。”傅迎春认为,总体上,我们应在国家疫情防控政策法规指引下,研究对策、把握时机、蓄势待发。

一是抓数据。数据是决策的依据,在这个非常时期,拿出疫情危机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数据,旅游产业链受损细分数据,供应链危机导致各类旅游企业亏损甚至倒闭的数据,员工转行、失业的数据等等,直接攸关企业生存,如果及时掌握并加以分析,就可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抓案例。案例是决策的重要参考,善用案例是有效的工作方法。我们应该掌握疫情中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如业态结构、运营方式、管理能力不能应变市场而淘汰出局的案例;逆势而生新业态、新项目、新产品、新模式、新市场,比如山地+民宿、露营、桥旅、康养、亲子、微旅等等,每一个都有典型案例,从中能够找到疫中疫后旅游供需变化的规律,有利于调整对策。

 三是抓品牌。品牌的力量是强大的,在疫情环境下更能显示出号召力。“黄金十年”贵州从山地资源大省走向山地旅游大省,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打造出“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暨户外运动大会等有含金量的旅游品牌,其立意定位、运作模式以及推动旅游产业化的经验成果,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引领性,构建起了贵州旅游独特的品牌价值。随着新“黄金十年”到来,我们应持续放大品牌效应。守住价值底线就能为创新扩展空间,守住特色底线就能为产业注入内涵,守住品牌底线,旅游发展就能久久为功,并衍生出更多旅游品牌,从这个意义上讲,守住品牌就是创新。

在高起点构建生态和交通旅游产业体系方面,傅迎春则认为,疫情给旅游业造成冲击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反思,应从发展理念、方式和途径等方面去总结经验,从而进一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是坚持走生态文明引领旅游业发展之路。后疫情时代人们安全观、健康观、旅游观及消费心理将发生深刻变化,旅游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更加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旅游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应有之义,贵州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所在地,更应率先垂范。

二是打造贵州山地特色“路游”体系。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交通路网格局,为旅游产业链快速成长提供了极大支撑。正是交通之于旅游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在为交通旅游点赞和看到它巨大潜力的同时,不能忽略其在“融合”上存在的“短板”和“痛点”。

随着高速交通的快速发展,我省是当之无愧的桥梁大省,桥旅资源的价值及开发潜力极为可观,完全有条件建成世界级桥旅新业态。

“建议有关部门建立专业性交旅规划融合机制,从桥梁设计和用地规划开始融入旅游概念,因桥因地制宜注入旅游服务要素,开发出桥上观景、桥下观桥,以观光、运动、休闲、度假业态为支撑的桥旅主题景区、大型旅游度假区,形成山地特色桥旅游目的地。”傅迎春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岳端刘杨班浪

海报设计 聂婧文

编辑刘思博

二审李劼

三审田旻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