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世界级旅游景区,崂山风景区有了最新行

寻常性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24562.html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4日讯今天上午,崂山区召开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会上发布了《崂山风景区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今后三年,崂山风景区将围绕推动景区“一年打基础、两年提水平、三年大跃升”,实施八大攻坚行动,到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前,景区基础设施、文化品质、智慧景区、管理服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到年,景区旅游环境更加优化,产品体系更加完善,文旅融合更加深入。到年,景区旅游品质实现全面跃升,在全省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片区工作中走在前,在全国5A级景区中树标杆,在争创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万人次,组织各项收入突破10亿元。

基础设施提质攻坚行动

科学布局游客服务中心。坚持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推进华严文化广场综合整治,建设华严客服中心,打造特色化、沉浸化、智慧化的九水客服中心,统筹推进仰口、华楼客服中心规划建设,优化游客服务中心布局,完善景区旅游集散体系。推动崂山客服中心国家文旅公共服务功能融合试点和青岛市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城市游客服务中心标杆。

构建立体旅游交通格局。大力实施“上山下海”战略,以巨峰为中心,建设山顶循环线,通过索道、步道串联,实现太清、仰口、华严、九水互联互通的“大崂山”游览布局;融合自然景观、海滨景观及人文景观,高标准实施景区东线道路沿线综合整治,打造全省千里海岸观光廊道“崂山百里最美滨海风景道”;推进八水河立体交通枢纽规划论证,适时启动建设施工;完善景区游览路网,贯通各游览区游步道;对接滨海步行道,合理利用山体、岸线和原有地形,修建流清—仰口沿海休闲步道,构建“慢游”交通体系;完善游船、快艇等海上交通设施,开辟太清—小管岛等航线,丰富游客“海上观崂山”独特体验。

完善景区旅游配套。立足夯实景区发展基础,全方位对标对表,以系统思维做好景区基础设施科学规划,以质量意识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景区配套设施提升,龙潭水库及河道整治,观崂、仰口停车场改造,关帝庙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顺应后疫情时代旅游发展趋势,完善景区停车场设计建设,扩大充电桩配置;特色化改造景区休憩和观景设施,融入文化元素,展示独特景观。按照“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有效、运行良好”要求,优化旅游厕所布局,提高旅游厕所建管水平,推进提档晋级,保持国内领先。

升级标识导览系统。坚持功能性、美观性、统一性为一体,系统规划设计景区示意图、导览图、景点介绍等标识系统,完善多语种标志标识;优化机场、码头、火车站、长途汽车站、轨道交通等重要交通枢纽至崂山风景区交通标识设置,通过景区标识导向系统定制化建设,实现高质量、科学化全空间导向功能。

市场秩序优化攻坚行动

打造“”综合治理新模式。坚持疏堵结合、靶向施策,建立“”景区综合治理新模式,在九水、流清、仰口分别设立综合治理工作站,建立联席会议、联合执法、民主协商三项机制,强化景警、景街、景政、景社、景商联动,集中开展旅游秩序整治、交通秩序整治、摊点摊位整治、安全隐患整治和“星级商户”创建行动,构建多部门联合联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推动景区综合治理水平提质升级。

营造良好旅游市场环境。扎实推进旅游消费市场综合整治行动,集中治理私搭乱建、占道经营、尾追兜售等现象。优化提升景区摊点摊位,修订完善摊点摊位管理办法,实现景区消费市场管理“五统一”(统一服装、统一明码标价、统一挂证经营、统一服务标准、统一门头广告)。依托远程监控系统,推进景区餐饮经营业户“明厨亮灶”工程。加强景区经营商户常态化、动态化监管,指导各旅游经营单位落实行业服务标准规范,形成公平竞争、诚信经营、文明待客的旅游市场环境。

建立高效应急处置机制。依托“”热线平台,与热线建立联动机制,及时答复和高效办理游客咨询、求助、投诉事项。完善投诉准备金和先行赔付制度,健全快速处置联动机制,强化与公安、交通、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街道等部门单位协同,确保旅游纠纷投诉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强化旅游舆情工作,妥善有效处置突发舆情,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智慧景区增效攻坚行动

深化智慧景区建设。坚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提高管理服务效能、增强游客体验为中心,加快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利用智慧手段解决交通管理难题。高标准抓好智慧景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视频监控、AI识别、信息处理等设施,强化流量监测、科学导流、护林防火、资源保护等智慧化管理,推动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全方位数字化升级,让游客旅游体验更方便、更舒心。

拓展智慧应用。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文旅的新路径,发挥好全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科技优势,拓展科技与文旅融合的新场景、新模式,利用物联网、云计算、AI、VR、5G等新技术,设计景区重要景观、历史文物的全景图像、三维场景,开发“线上看崂山”,培育云旅游、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强化大数据分析研究,科学分析客源市场,助推景区营销精准化。

提升智慧服务。聚焦全程智慧化服务和便捷旅游体验,建设公共咨询和旅游信息综合服务体系;探索智慧气象服务,试点打造智慧驿站、智慧共享区;整合景区旅游资源,优化“一部手机游崂山”服务功能,为游客全面提供行程规划、网上预约、导游导览、电子讲解、餐饮购物等“一站式”服务。

联通智慧城市。融入“一网通办”“一码通城”数字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大数据共享平台,推动旅游大数据深度应用,实现旅游管理、产业监测、指挥调度等“一张网”管控。

文化品质突破攻坚行动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立足推动崂山文化“双创”新发展,研究制定崂山风景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片区行动计划,推进崂山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创建论证,举办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片区、争创世界级旅游景区高峰论坛。有序推进太清康养文化、华严法显文化、巨峰山海文化、九水生态文化展示区建设。开展“玉清宫”规划建设论证,再现“三清圣境”;推进八仙墩、那罗延窟特级景点开发;实施华严寺保护修复;推出非遗文化进景区活动,让崂山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打造文化传承发展的“崂山样板”。

塑造特色文化品牌。深化文旅融合、做足山海特色,叫响“文化崂山、魅力山海”文旅品牌,全力在山海文化旅游领域争第一、创唯一。将崂山文化元素贯穿于景区旅游发展全过程,深入挖掘山海文化、老子文化、“一带一路”文化、康养文化、农渔文化、红色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沉浸式崂山文化体验馆,借助AR、VR、全息、元宇宙等现代信息技术,讲好崂山故事,提升崂山魅力。挖掘梳理崂山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资料库,编纂“图说崂山”文化丛书,丰富景区讲解词,打造“崂山论道”“太清水月”文化品牌,组织特色文创产品征集,设计开发摩崖石刻、“独占鳌头”“崂山十二景”等高端文创产品,擦亮崂山文化名片。

创新文化宣推方式。深化与国家级主流媒体合作,加强各类媒体宣传推广,健全覆盖青岛机场、火车站、客运站的宣传推介体系,策划拍摄制作《大美崂山》纪录片。拓展文化网络传播渠道,用好新媒体传播平台,推出系列微视频和网红打卡地,增加主流客群吸引力,提升景区热度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648.html